当前,我市水稻处于孕穗初期,以二化螟为重点的“三虫两病”呈严重发生态势。广大农民朋友们应正确认识今年病虫发生特点,强化风险意识,积极地投入水稻重大病虫害科学防治,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
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4级,部分产区5级;稻纵卷叶螟3级,丘陵山区少数田块4-5级;稻飞虱4-5级;纹枯病5级;稻瘟病3级,少数品种或局部产区3-4级;稻曲病2-3级。
二、主要依据
(一)二化螟
1、田间基数高。定点系统调查点田间亩残虫量头,分别是年、年和年的3.99倍、1.41倍和4.43倍。
2、灯下虫量大。7月10日灯下累计成虫量头,分别是年、年和年的13.9倍、30.3倍和13.9倍。
3、发育进度分析。通过对玉阳街道办事处白龙村、河溶镇前合村、王店镇王店村和庙前镇鞍山村等地取样调查,我市2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7月16日-20日,卵孵盛末期7月23日-28日。
(二)稻飞虱
经过防治,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稻飞虱虫口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入伏后受季风和暴雨的作用,迁入量明显增加,且峰值明显,7月9日-10日灯下累计褐飞虱成虫量41头。保持防控高压态势,今年尤为重要。
(三)稻纵卷叶螟
7月12日系查,亩蛾量10-20头,加权平均百蔸虫苞数13.6个。残虫量.7头。山区丘陵局部田块蛾量和残虫量偏多。
(四)纹枯病
7月12日系查,纹枯病病蔸率62%,病株率20.9%,病指5.4。目前纹枯病从水平扩展期转入到垂直扩展期,防治已进入关键期。
(五)稻瘟病
目前,我市少数品种,在局部水稻产区叶稻瘟发生较重。穗期为稻瘟病侵染敏感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先压基数,适时防控。
(六)稻曲病
近几年来,稻曲病在我市频频发生。孕穗末至抽穗期是稻曲病防治的关键期。
三、防治时间与防治对象
第一次防治时间:7月15日—18日。防治对象:水稻“三虫两病”即2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瘟病。
第二次防治时间:7月28日—8月1日。防治对象:水稻“三虫三病”即2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
四、防治对象田
全市所有中稻大田。
五、防治措施
(一)全面贯彻执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压实属地责任,坚持抓早治小、综合防控的策略,绿色防控技术优先,精确配方,精准施药;合理统筹、积极调度植保机械,抢晴抓时开展统防统治,稳定推进“虫口夺粮”保丰收。
(二)二化螟防治主用药剂:高效Bt、NPV、短稳杆菌复配氯虫苯甲酰胺,长短结合,兼治稻纵卷叶螟。对少数山区丘陵稻纵卷叶螟重发大田,可加入阿维菌素或茚虫威一同防治。
(三)稻飞虱防治常用吡蚜酮的复配剂,高发区可选用三氟苯嘧啶、醚菊酯等轮换使用,提高防效。
(四)稻瘟病防治主用药剂为春雷霉素、补骨脂提取物等
(五)纹枯病防治宜用24A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戊唑醇等与其轮换使用。
(六)稻曲病防治以苯醚甲环唑等为宜。
(七)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机械的应用,高效、高质量开展统防统治,确保防控时效性。
(八)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水稻生育期相对延迟,其病虫的发生表现出不同常年特点,应引起高度的警惕。及时完成好当前防控任务的同时,做好3代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准备。
了解当阳农业信息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uguzhia.com/bgzxw/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