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补骨脂 > 补骨脂特性 > 正文 > 正文

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老人五更泻,内服四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31 9:57:30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41411.html

症状:天没亮拉肚子、大便稀薄、腰肢酸软。

原因:肾阳不足。

补肾止泻老偏方

取补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吴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上述药材加水煎煮,3碗水煎成1碗水,每天晚上服用1次即可。2周为一个疗程。另外,也可到药店买四神丸按说明服用。

白天拉肚子很常见,但是天没亮就拉肚子的老人也不少见。有一次大清早,一位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找我看病。

这位患者姓冯,七十多岁了,样子看起来有点虚弱无力。原来他有腹泻的毛病几年了,特点是每天黎明时分醒来,肚子里就会咕噜噜串上一阵气,然后隐隐约约地痛起来,不得不去蹲厕所,拉出来的大便稀薄如水,拉完后肚子疼就消失了。这一天里基本上也就不会再去厕所了。

他自己曾经吃过好些止泻药,像黄连素、益生菌等都试过,总是不能解决,听说我经常看些疑难杂症,就过来了。

我马上给老人家诊脉,发现他的肾脉很虚弱,细问之下,发现他还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的症状。我告诉他,他这种情况在中医叫作“五更泻”,或者叫作“鸡鸣泻”,意思是天亮时鸡叫的时候出现腹泻。

这种腹泻不是由于吃错东西、肠道感染等引起的,如果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很难找到明确原因,一般只会下个“胃肠功能紊乱”的诊断,也没有太好的处理方法。

而从中医学角度看,五更泻与肾阳虚有很大关系。多由于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年老体弱,肾气不足,因命门火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从而导致泄泻、腹痛。

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泄泻》中说:“肾中真阳虚而泄泻者,每于五更时,或天将明,即洞泄数次。此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或先肠鸣,或脐下痛,或经月不止,或暂愈复作,此为肾泄。盖肾为胃关,今肾阳衰,则阴寒甚,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

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泄泻》中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生,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延期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这些先贤名医的观点翻译一下,意思是肾开窍于二阴,肾气控制着大便的排出。在每天凌晨时,人体的阴气开始向阳气转化,此时肾阳气处于最微弱的时候,对大便的控制能力最差,就会导致五更泻泄的发生。

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肾阳虚导致五更泻的理论进行了发展,认为脾阳虚也同样重要,现在一般的观点均认为,这种病与脾肾阳虚有密切关系。

在治疗上,则有一个名方可以使用,那就是四神丸。这种药在药店里有售,按药品说明书服用即可。不过由于该药利润小,现在不太容易买到。

我叫老人家可以考虑自行配制,具体方法:补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吴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上药加水煎煮,3碗水煎成1碗水,每天晚上服用1次即可,2周为一个疗程。

我又嘱咐老人家,如果同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效果更佳。具体方法:取熟附子、丁香、吴茱萸、胡椒粉、肉桂、小茴香各10克,共研细末,每次8克,用醋调成糊状,贴敷在腹部的神阙穴(即肚脐)及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命门穴,上盖敷料块,用胶布固定,每天贴敷时间为4~6小时,每天1次。

四神丸方中补骨脂是主药,善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阳;肉豆蔻暖脾涩肠,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敛酸固涩。这几味药合用,成为温肾暖脾、固肠止涩的方剂,用来治疗五更泻,临床上多次验证有良效。

再配合敷贴神阙、命门穴,通过以上辛温药粉贴敷,可渗透药力刺激以上两穴,更能调动人体的阳气,温煦命门之火,从而温补肾阳达到止泻的目的。

老人家服用上述方子1周后,五更泻开始减少,虽然仍需要起床上厕所,但大便开始渐渐成形;连服3周,五更泻消失,人也精神了不少。有此病症的朋友,不妨试试这个偏方,会得到不错的疗效。

END

朗读:张益

图书来自《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柴小姝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uguzhia.com/bgztx/7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补骨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