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乘坐今天的健康列车第二十四站到达的是“儿童中医体质辨识——偏肾虚质调理”站。?
偏肾虚质目录
1、偏肾虚质定义2、偏肾虚质表现3、偏肾虚质成因4、偏肾虚质调理
01
偏肾虚质定义
小儿肾常不足,肾属水,主藏精、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以导致肾脏精气阴阳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最常见的是肾阴虚与肾阳虚两种类型。
偏肾虚体质儿童,往往面色、毛发、牙齿、骨骼以及儿童精神状态均可受到影响。
02
偏肾虚质表现
症状:骨细个矮,生长发育较同龄儿童慢,或有智力发育迟缓,记忆力较差,腿脚偏软,不能久行,喜让人抱,小便偏多,大便偏干,气息低怯,志不安宁,易恐多梦。
望诊、闻诊:面色偏黑少泽,身材偏小,毛发少泽。
舌诊脉象:舌胖嫩,指纹色淡或暗,脉沉迟。
03
偏肾虚质成因
先天肾精不足
小儿禀赋于父精母血,父母备孕之时体质欠佳,不注意呵护肾气,或久病体弱,或过度劳累,或备孕时年龄偏长,肾气偏衰,导致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偏虚。
过劳或休息不足
小儿体禀“少阳”,根基较嫩,易虚易实。其一,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导致下焦肾水不足或肾气受损;其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用脑过度,脑髓失充,也会导致肾精虚损或肾气偏衰;其三,身体缺乏锻炼。
喂养或穿着不当
长久的营养吸收不良导致水谷化生乏源,继而不能进一步濡养位于下焦的肾脏,导致偏肾虚质的出现。长期贪凉饮冷,耗伤脾阳,或穿着不当,气温下降不能及时添衣,或不注意保暖,寒凉日久,耗损肾阳,日久肾阳偏衰。
治疗不当,戗伐肾脏
药物能改变人的体质。如患病以后,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如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疾病过度治疗、滥用抗生素、激素药物等,均可戗伐肾气。
久病伤肾
小儿脏腑机能稚嫩娇弱,疾病易造成对机体的损害,尤其久病,易影响体质特征,进而改变体质。
情志因素
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儿童遇突发事件,受到惊恐,或大人经常恐吓教育,会损伤肾气,导致儿童偏肾虚体质的出现。
04
肾虚质调理
偏肾虚质的调理重点在于使肾的正常功能得以恢复。例如使肾藏志、肾藏精、肾主骨生髓功能得以康复,使肾精充盈、肾气旺盛。
调理原则宜补肾阳,滋肾阴,益肾气,填肾精。
尽早加强语言、感觉、反应能力的综合训练,并对心理行为加以疏导;运动能力差者,应加强系统体能训练。合理增加营养,促进体格发育。
宜多食滋补肾阴以及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糯米、瘦猪肉、黑鱼、枸杞、苦瓜、黄瓜、苹果、银耳、黑芝麻等。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性热上火食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食物。
推荐—偏肾虚质养生粥
四神补阳粥:
原料:补骨脂10g五味子6g肉豆蔻2枚,干姜10g
粳米g,大枣6枚,上药煎汤汁,加水适量,与粳米、大枣共煮粥。
功效:温补脾肾。
何首乌煮蛋:
原料:制首乌g,鸡蛋2个。
功效:补益肝肾,养气血,增脑髓。
推荐—偏肾虚质足浴
独活、桑寄生、牛膝、千斤拔、生筋草、舒筋草、鸡血藤、桑枝、桂枝各20g,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温水洗浴,有利于补肾益气,疏经通络。
推荐—偏肾虚质推拿手法
PART01
补肾经
位置:小指掌面,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指尖推到指根。
作用:补肾益脑,温阳下元,强壮筋骨。
PART02
补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肺经。
作用:补肺益气,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PART03
揉二马
定位: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指端揉。
功能: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PART04
捏脊
定位: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两指面自下而上做捏法。
功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养元气,强腰背,扶正祛邪,促生长发育。
PART05
按揉足三里
定位: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操作:以拇指端作按揉法。
功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强壮身体。
医院总院区儿科专家门诊
刘南萍主任医师
门诊坐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周日全天
王颖副主任中医师
门诊坐诊时间:周三全天、周六上午
张晓华副主任中医师
门诊坐诊时间:周四全天、周日上午
王玫主任医师
门诊坐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周五下午
王爱华主任医师
门诊坐诊时间:周天上午
24小时健康—23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uguzhia.com/bgztx/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