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又称香白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茝等,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和杭白芷的根。《神农本草经》首载药用:“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浓,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
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中医认为,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有辛香温散,升浮透达,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之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含多种香豆精类如欧前胡骨酯、异欧前胡内酯等,以及谷甾醇、棕榈酸,钙、铜、铁、锌、锰、钠、磷、钼等,具有解热、镇痛、解痉、抗炎、抗菌、抗癌、抗辐射等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的效果。此外,利用白芷所含的光敏活性物质,可用来治疗白癜风。
白芷既可单用煎水服或煮粥,又能与肉、鱼等食材烹饪多种美味药膳。由于白芷含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光敏性作用,有光敏感或红斑狼疮者不宜服用。
头风痛丸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由3味中药组成。方中白芷祛风散寒;川芎活血止痛;绿茶醒脑提神。适用于偏头痛,眉棱骨痛,额窦炎等各种类型的头痛。
活血驱风散
活血祛风,燥湿解毒
由22味中药组成。方中川芎、桃仁等活血通经;白芷、细辛等祛风通窍;薏苡仁、苍术等健脾燥湿;白蒺藜祛风止痒;槟榔、枳壳等理气行水;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肝肾风毒下注所致的阴囊湿疹,红肿,渗出,糜烂,瘙痒难忍,以及脚下疮癣。
鼻渊通窍颗粒
疏散风热,宣肺通窍
由14味中药组成。方中白芷、辛夷等宣通鼻窍;薄荷、连翘等疏散风热;黄芩、野菊花等清热解毒;天花粉消肿排脓;生地、丹参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适用于外邪犯肺所致的急性鼻窦炎引发前额或颧骨部压痛,鼻塞时作,流涕黏白或黏黄,或发热,头痛等。
风寒感冒冲剂
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由11味中药组成。方中白芷、防风等疏散风寒;麻黄、桂枝等发汗解表;葛根等解肌退热;苦杏仁、桔梗宣肺止咳;甘草调和诸药。适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桑菊感冒颗粒用于风热感冒。
白芷暖宫丸
温暖血海,强实冲任
由8味中药组成。方中禹余粮止血止带;白芷镇痛解痉;白芍平肝止痛;白姜、川椒温中逐寒;阿胶补血滋阴;艾叶温经止血;川芎活血行气。适用于风寒客滞胞宫所致的不育症,以及数尝堕胎、伤害胞宫引发的带下赤色,漏下五色,下血过多,脐腹刺痛,头目虚晕等。
复方白芷酊
调和气血,祛风通络,凉血消斑
由10味中药组成。方中白芷、补骨脂长肌肤,益颜色;蒺藜、防风等祛风活血止痒;栀子、马齿苋凉血解毒;冰片通络开窍,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甘草调和诸药。外用,适用于气血失和引起的白癜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