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补骨脂 > 补骨脂禁忌 > 正文 > 正文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八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11 12:30:19

有人说,活通透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我认为,不仅如此,活通透还意味着尽可能地诚实。

——坤鹏论

在论证了在卫士之间妇女儿童一律公有不管是对卫士还是对城邦来说都有最大的益处之后,苏格拉底准备讨论这个建议是不是行得通,他将其又分为了以下两个问题:

“这样的共同关系能否像在别的动物中那样,真正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呢?”

“如果可能,还要问,怎么做才可能?”

这部分的论证有些跳跃,阅读时不必太在意是不是按顺序论证,可以先跟着走一遍,往往再回头看时,就会发现其中的逻辑脉络,有的堪称巧妙之极,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想要再三品读,正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种让人很爽的思想体验,就像上学时被一道数学难题困扰,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突然间将其解开了。

坤鹏论认为,读柏拉图的对话录的窍门恰恰就在于此,如果不能静心地通读,常常会因为其表面的跳跃而失去了耐心,或者主观地臆断没什么看头,相反,只要放慢脚步,抛掉急于求成的心态,逐字逐句地读下来,才会真正体会到其中缜密的逻辑,以及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思想之伟大。

请记住,读书不是比赛,看多么快,看多少本,看了什么,都没有意义,关键只在于你内化了多少,读书是一件极其自私的事,偏偏大部分人将它变成了对外虚荣的手段。

一、让妇女儿童参加到战争中的好处

首先,苏格拉底表示,“他们在战争中将怎么做,我以为是明摆着的。”

也就是说,女卫士将带着身强力壮的孩子和男子一同整队出发参加到战争中,起码有以下好处:

第一,让孩子们“见识一下将来长大了要做的事,像别的行业中带着孩子看看一样,除了看看以外,这些孩子还要帮助他们的父母从事各种军中勤务,并伺候他们的父母”,而这就跟其他技工的孩子一样,“在自己正式动手做之前有过长期的观察和帮做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见识与实习,以便将来做好自己的工作——保家卫国。

坤鹏论一直认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越早实践,犯错的成本越低,而所获得的教育效果越高,所以教育孩子就是“出轨要趁早”,所谓出轨就是出错、出圈,只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基础之上,可以尽量放手让孩子做,只有做事才会有错,正因为有错,才知道什么是对,所以,放,才是最大的爱,孩子最值得珍视的话语是:让我试试。

第二,“人也像动物一样,越是在后代面前,对敌人作战也越是勇猛”。

第三,战争总是危险四伏,战士要具有对危险的极高敏感,这种素养只有在真正的危险中才能养成,带孩子上战场可以让他们从小就在实战中切身感受、了解危险。

作为未来的卫士,他们不可能永远不冒任何危险,“如果危险非冒不可的话,那么冒险而取得胜利者不是可以经过锻炼而得到进步吗?”

“一个长大了要做军人的人,少年时不去实习战争,很容易纸上谈兵,产生“这个险不值冒,或者冒不冒差别不大”的错误想法。

这个建议其实就是基于坤鹏论以前讲过的,想要战胜什么,首先就要定义什么,对于战士,战争最大的挑战就是危险,那么想要战胜危险,就得定义危险,而定义最好的办法永远都是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

所以,“作为前提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从小实地见习战争,同时我们也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危险,这样就两全了”。

该怎么做呢?

首先,他们的父辈懂得哪些战役是危险的,哪些是不危险的,因此,“他们可以带孩子参加不危险的战役,不带他们参加有危险的战役”。

其次,“将孩子们交给那些在年龄和经验方面都有资格做孩子们领导者和教师的带领,而不是滥竽充数的军官”。

再次,“为了预防意外,我们应该一开始就给孩子们装上翅膀,必要时让人们可以振翅高飞”。

也就是“一定要让孩子们从小学会骑马,然后带他们骑马到战场上去察看战斗”。

而且马也要选择好,不要那种好战的劣马,要选既跑得快又容易驾驭的驯马,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观察,又可以在情况不妙,有危险时,跟随长辈领导人迅速撤离。

说到这里,苏格拉底突然话锋一转,转到了以下三个话题:

——军事纪律如何规定?

——士兵应该如何对待自己人?

——士兵该如何对待敌人?

二、军事纪律如何规定?

第一,“任何士兵开小差逃跑,或者丢掉武器,或者由于胆怯犯了其他类似的错误”,要被下放去做工匠或者农夫。

这相当于降阶层的惩罚,相当大,因为士兵是辅助者,是天生含银的,属于第二阶层,与统治者同属于卫士,而工匠、农夫则是第三阶层,是铜人、铁人,城邦的最低阶层,被口腹之欲驱使。

第二,“任何士兵被敌人活捉做了战俘……把他当作礼物送给敌人,随敌人怎么去处理他。”

这意味着,一旦被俘,城邦便不再认其为城邦公民了,苏格拉底的言外之意,就该像斯巴达战士那样,宁可战死,甚至自杀,也不做俘虏。

第三,“一个士兵如果在战场上勇敢超群,英名远扬,他应当首先受到战场上战友们的致敬,然后再受到少年儿童的致敬。”

接着,在如何致敬上,苏格拉底和格老孔讨论了不少,比如:

——所有人应该伸出右手列队欢迎他。

——吻每一个人,并且被每一个人所亲吻。

——在该战役期间他要爱谁,谁都不准拒绝,因为“如果他在爱着什么人(男的或女的),他就会更热切地要赢得光荣”,苏格拉底补充表示,没错,“我们已经说过,结婚的机会对于优秀人物,应该多多益善,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地多生孩子”。

——像荷马诗篇所写的那样,“埃阿斯打起仗来英勇异常,在宴席上受到全副脊骨的赏赐;这对于年轻勇士既是荣誉,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体力”。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把荷马作为我们的榜样,在祭礼及其他类似场合上,我们表扬那些功勋卓著智勇双全的优秀人物,给他们唱赞美诗,给他们刚才讲过的那些特殊礼遇,给以上座,羊羔美酒,这样对于这些男女勇士,既增强了他们的体质,还给了他们荣誉”。

小知识:埃阿斯

埃阿斯是希腊神话人物,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军英雄之一,作战勇猛,但有勇无谋。《伊利亚特》记述,在阿喀琉斯因愤怒而休战的时候,埃阿斯与特洛伊第一英雄赫克托耳决斗。两人互掷标枪,埃阿斯因为使用的是包有七层牛皮的青铜盾牌,结果对方的长矛刺破了其中六层,而埃阿斯的长矛则穿透了赫克托耳的盾牌。两人缠斗到日落,最后握手言和并交换随身物以示友好。阿喀琉斯死后,埃阿斯成为希腊军中最强的英雄,但头脑却不及奥德修斯,在争夺阿喀琉斯甲胄的继承权中落败。结果,埃阿斯在愤怒中发狂,拔剑自杀。

——“对于那些在战场上牺牲后才家喻户晓的人,我们应该确定他一定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一个黄金种子。”

前面是对凯旋而归的英勇战士的致敬,这里则是对战死疆场的士兵的致敬。

“这些黄金种子就像赫西俄德诗篇(《工作与时日》)中提到的,在他们死后将成为‘置身河岳的精灵,保卫下民的救星。’”

“那么我们就要先去询问阿波罗,然后按照他所指示的隆重方式厚葬这些勇士神人。”

“而且,以后我们还要对他们的坟墓按时祭扫,像尊崇神明一样尊敬逝者。”

“我们还要把同样的荣誉给予那些终生在各方面表现卓越,最终逝于衰老或其他原因的人。”

显然,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对于烈士以及其他生前有过优秀表现的逝者,都要追认他们属于天生带金的最高贵的人,死后会成为仅次于神的、保卫凡人的精灵,这样,即使人死,也能够获得荣誉,光宗耀祖。

不知大家有没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uguzhia.com/bgzjj/13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补骨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