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补骨脂 > 补骨脂归经 > 正文 > 正文

补骨脂壮阳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7 20:58:17

破故纸,和兰苋,胡韭子。

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厘米。枝坚硬,疏被白色绒毛,有明显腺点。叶为单叶,有时有1片长约1-2厘米的侧生小叶;托叶镰形,长7-8毫米;叶柄长2-4.5厘米,有腺点;小叶柄长2-3毫米,被白色绒毛;叶宽卵形,长4.5-9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粗而不规则的锯齿,质地坚韧,两面有明显黑色腺点,被疏毛或近无毛。

花序腋生,有花10-30朵,组成密集的总状或小头状花序,总花梗长3-7厘米,被白色柔毛和腺点;苞片膜质,披针形,长3毫米,被绒毛和腺点;花梗长约1毫米;花萼长4-6毫米,被白色柔毛和腺点,萼齿披针形,下方一个较长,花冠黄色或蓝色,花瓣明显具瓣柄,旗瓣倒卵形,长5.5毫米;雄蕊10,上部分离。

荚果卵形,长5毫米,具小尖头,黑色,表面具不规则网纹,不开裂,果皮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扁。花、果期7-10月。

辛,苦,温。

温肾助阳,纳气,止泻。主治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内服6~9克。外用20%~30%酊剂涂患处。

阴虚火旺者忌服。

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补骨脂克(炒香),肉豆蔻克(生),研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克,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

治赤白痢及水泻:补骨脂一两(炒香熟),罂粟壳四两(去穣,顶蒂,新瓦上煿燥),上二味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姜二片,枣一个,煎取七分,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姜二片,枣一个,煎取七分,如小儿分作四服。

治小儿遗尿:补骨脂一两(炒),研为末,每服一钱,热汤调下。

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此药状筋骨,益元气: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研)三钱半,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每日服一次。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uguzhia.com/bgzgj/6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补骨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