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固涩法之一。运用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治疗久泻或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的治法。又称涩肠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之证。常用诃子、罂粟壳、赤石脂、乌梅、禹余粮等收涩药与肉桂、干姜、补骨脂等温补药配合使用。代表方剂如真人养脏汤、桃花汤、四神丸等。如久泻久痢,气血不足,宜用真人养脏汤;如久痢不愈,证见下痢脓血,色暗不鲜,宜用桃花汤;证见五更泄泻,腹痛,腰膝酸软,宜用四神丸。临床使用该法时,凡腹泻或痢疾初起实邪,积滞未去者忌用。
配伍如表虚自汗者,配以益气固表药;阴虚盗汗者,配以滋阴降火药;大汗亡阳者,配以回阳固脱药。脾肾阳虚、久泻久痢者,配以温补脾肾药;阴虚火旺、梦遗滑精者,配以滋阴降火药。肾阳不足、遗精滑泄者,配以温补肾阳药。崩漏带下者,配以补气升阳、调补冲任药。肺虚久咳者,配以补益肺气、温肾纳气或培土生金药。
常用药有赤石脂、肉豆蔻、石榴皮、莲子等。
赤石脂
赤石脂酸涩收敛,有涩肠止泻之效,主要用于虚寒性泄泻或久痢不止,常与禹余粮、党参、焦白朮、干姜等配合同用,对久痢兼有出血症状者,更为适宜。赤石脂能入血分,有止血之功,故可用治崩漏等症,常与侧柏叶、乌贼骨等同用。此外,本品还可外治疮痈久不敛合,有生肌收口作用。
甘、酸、涩,温。入胃、大肠经。
涩肠止泻,止血生肌。
用于虚寒性泄泻及久痢脱肛等症。妇女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等症。
三钱至八钱,煎服。
桃花汤《伤寒论》:赤石脂、干姜、粳米。治伤寒下利便脓血不止。
《本经》:主泄痢,肠澼脓血,下血赤白。
石榴皮
酸、涩,温。入胃、大肠经。
涩肠止泻,杀虫。
1.用于久泻,久痢等症。虫积腹痛等症。
一钱至三钱,煎服。
石榴根皮:即石榴树根的外皮。性味、功效均同石榴皮,但杀虫力较强,主要用于虫积腹痛。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三钱。有毒性,不可大量应用。
《本草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莲子
甘、涩,平。入脾、肾、心经。
养心安神,益肾固涩,健脾止泻。
1.用于心悸,虚烦失眠等,肾虚遗精,崩漏,带下等症。
三钱至五钱,煎服。
清心莲子饮《和剂局方》:石莲子、人参、茯苓,黄耆、甘草、麦冬、黄芩、地骨皮,车前子。治气阴不足,遗精,淋浊,消渴,以及妇人血崩、带下等症。
《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现代研究赤石脂有保护消化道黏膜和止血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